破盤出清

小英總統在民進黨中常會中,聽到「受僱者酬勞下降」,稀奇表達對低薪問題的關心,還要行政部分要「有的放矢」。但總統仿佛毫蒙昧覺、或是蒙昧於其政策恰是惡化差距與分配比的元凶。

民進黨中常會約請國發會副主委邱俊隆告訴,在申報中指出,自1990年來,我國企業利潤佔GDP(國內生產毛額)比例不息拉高,但薪資報酬在GDP的比例,趨向倒是往下走;邱直言「受僱者沒充實享受到企業獲利的成長果實」。接洽時總統還分外hightlight了邱報告中所指「受僱者酬勞下降,但企業的利潤增添」兩次,強調「最主要的,是要讓經濟成長的益處嘉惠全體國人」是以唆使行政部分針對低薪問題,「務必有的放矢」。

一般在談所得分派差距時,看的是家庭所得;但在談整體經濟果實分配均等與否時,看的是全體產業GDP的分配比重,大致的分派由高到低是:受僱員工報答(5-6成)、營業盈餘(3成擺佈)、固定本錢消費(1-2成)、稅淨額(低於1成)。

在民國1990年時,受僱酬勞占比大致在50%以上,也就是說經濟果實有一半是由受僱者(就是一般所謂上班族)分享,但以後日就衰敗,1990年時有51% ,之後維持幾年在50%以上後即呈降落趨向,1998年時還有48%,近兩年則降到43%擺佈;營業盈餘分配比重則由不到3成的29.8%上揚到35%左右。這就是那句「受僱者沒充分享受到企業獲利的成長果實」的由來,總統也對此表示關心。

所謂營業盈餘分派比重上揚,代表的其實就是企業股東拿走更多的經濟成長果實,但總統仿佛健忘,她動員的稅改,卻恰恰是幫企業股東大減稅,把股利所得稅改採離散課稅,且稅率由最高的45%(本來稅制是併入綜所稅申報)大幅降落為26%。過去20多年,股東分食的經濟果實比重上升,但至少在課稅時會「吐出來一點」,但蔡英文的稅改是讓股東減稅,而且是所得越高者減稅越多、取得的稅改好處越高。

是以,當總統聽到GDP分配晦氣受僱者,而要行政部分「有的放矢」時,是不是已是一種偽善、虛矯?照樣總統不了解誰人企業「多拿」的比例,大部分就是落入股東口袋?甚或是她對其稅改不甚了了?

其實,台灣受僱者遭到此分派下降的影響,可能比數字上減低的比重還嚴重。79年時,受僱者占全部就業者的比重為67.6%,但而今上揚到已近8成了,但能分派到的GDP比重卻下降。也就是說分派比下降的同時分派者又增添,是以每人能分派到的又更少了。

受僱報答分派比降低,算是這20多年來的全球趨勢,原因之一在全球化後,許多工資低廉的市場插手競爭,這類情形對企業非常有利,若是工資上漲太多,企業就把廠房往工資低處移,勞工的議價能力越來越差;此外,台灣的生產主力變成上市櫃公司,這些公司對股東權益的正視遠高於員工,經濟果實分派給股東者固然就高於給員工。

不外,在大部份國家受僱報答比例下落時,台灣下降9百分點左右是高於其它國度;以絕對數字而言,台灣的43%也是偏低;相較之下,OECD(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)國度平均仍在60%以上,美國、日本也在50%以上;較悲慘的是韓國只比台灣略高1-2個百分點罷了。

蔡英文在就職演講時,許諾要幫年青人加薪,惟1年多來成效不彰,2016年本色常常性薪資成長率零、客歲預估應是在1%閣下的成長,但還是不如17年前的本色薪資;歲尾記者會中,小英總統再提出解決低薪問題政策,個中包括「根基工資調劑不會中斷」,不外,從曩昔的數據來看,根基工資調高對解決低薪問題幫忙極微─過去十多年,根基工資持續上調,但台灣低薪問題仍然如故。

真正要解決低薪窘境、拉高薪資的獨一正路,其實照舊增添民間投資、締造更多就機遇;千禧年前、台灣還沒有墮入低薪困境時,薪資的成長就是靠優秀的經濟表示、較高的投資拉動,在阿誰薪資調升「正常化」的年月,基本工資增進有限、甚至低於整體薪資成長。

因此,蔡當局要拯救低薪,就該多盡力在增加民間投資上;特別是相較過往,曾「拉住」台灣薪資往上揚最重要的氣力:中國的薪資水準,沿海或一線城市的許多專業、中高階工作,薪資水準己超出台灣。只要蔡當局改善投資情況、多吸引一些民間投資,薪資水準較過去更有機遇往上調。要藉根基工資上調改良低薪問題,但願小而結果低,不必寄望太高。

至於一邊幫大股東大減股利所得稅,一邊感嘆「受僱者報酬降落但企業利潤增加」的偽善,就算了吧!

相幹報導
政院稅改要改良表裏資差距?曾巨威:實際上是劫貧濟富
為何經濟成長,薪水卻凍漲15年?中研院揭密6個大哉問,看數據揪出台灣困境沖破點!



本文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9%A2%A8%E8%A9%95-%E7%B8%BD%E7%B5%B1%E7%9A%84%E5%81%BD%E5%96%84-%E6%84%9F破盤出清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2xd3i2425z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